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在耶鲁大学举行

来源:  作者:   会务管理系统      2023-07-19 18:31:47

 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在耶鲁大学举行(图1)

2023年6月22至25,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The Third Middle Period China Humanities Conference)在纽黑文市耶鲁大学举行. 这是继2014年首届会议在哈佛大学、2017年第二届会议在荷兰莱顿大学成举办之后一次盛会。原计划于2020年在耶鲁大学召开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由于疫情影响,最终间隔六年才得以线下举办。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近150名学界同仁与会,会务管理系统并共收到近130篇论文提交. 许多学者是在过去三年多来首次线下参加国际会议。尽管国际旅行并不容易,但是值得庆幸是,无论是时代巨变还是旅途艰辛,最终没有阻挡住学者们相聚在耶鲁大学,共同探讨中古人文之道.

 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在耶鲁大学举行(图2)

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在致辞时表示,从2014年第一届中古人文会议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十年. 在这十年间,时代发生了明显变化,学人群体组成、技术条件更新以及交流方式局限等因素使得学术对话概念和意义发生了显著变化;学者们追求和我们知识与能力结构也面临着深刻. 因此,人文学者之间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这次会议既是对国际学者期望回应,也是学者们对多重集体思考与回应。会议内外不拘形式充分对话是次会议取得成关键所在.

 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在耶鲁大学举行(图3)

第三届中古人文会议延续了前两届会议在组织方式上优良传统. 作为一场国际会议,组织方一再强调会议语言为中文和英文,并鼓励与会学者使用自己熟悉语言进行学术交流. 当语言成为交流障碍时,会议组织者和与会学者也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大会发言环节,会务管理系统发言人会用自己擅长语言进行报告,并用另一种语言进行概括,耶鲁大学韩森(Valerie Hansen)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王锦萍教授等多次提供精彩翻译;在小组讨论时,讨论召协助进行相关翻译工作. 过去会议实践证明,尽管学者们可能更擅长某一种语言,但他们对其他语言也有一定了解. 在绝大多数正式场合,语言并不是学术交流障碍. 当然,在会议茶歇和社交环节,学者们仍然按照自己擅长语言选择交流群体.

对于语言政策制定和实施,仍然存在一些差异。或许改进方式是,资深学者可以主动加入年轻学者讨论,以更积极方式吸纳年轻学者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并帮助他们融入其他地区学术圈子。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学者之间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次中古人文会议,学者们在共同探讨中古人文之道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了解与友谊. 相信在未来子里,中古人文会议将继续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广阔交流平台,促进中古研究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8EbbhN9N6J3atnsdCqP2BA.

智轩互联提供会务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免费试用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19958963957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